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2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629篇
化学   6426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302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1159篇
物理学   37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The appearance of unexpected peak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is common and can lengthen the time of method development as assay conditions and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re varied to understand and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additional peaks. Additional peaks can arise when a single-analyte zone is split into multiple zones.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se phenomena, recognizing conditions that favor its presence, and knowing how to confirm and eliminate the effect are important for efficient method optimiz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how the overlap of analyte zones with the sample plug can lead to peak splitting. This is explored experimentally using dual detection CE, which enables both the sample plug and analyte zones to be independently and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from the same detection volume. Simulations performed via COMSOL Multiphysics confirm the origin of the splitting and help guide experiments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the effect.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is peak splitting mechanism can arise in separations of both small and large molecules but is,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separations of slowly migrating macromolecules. This effect is also more prevalent when using a short length-to-detector, as is commonly found in microfluidic applications. A simple diffusion-less model is introduce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peak splitting that avoids modifying the apparatus, such as by lengthening the separation length, which can be difficult. Decreasing the sample plug length and slowing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can both reduce this effect, which i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83.
构建了一种基于框架核酸的高通量生物检测芯片.利用超微量移液自动化平台,将包含框架核酸探针的液滴按照预设命令固定至生物芯片微阵列上,在探针捕获核酸靶标后利用集成的基因芯片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成像,通过分析荧光强度定量化分析靶标浓度.结果表明,此框架核酸芯片能够实现框架核酸探针的高通量制备, 24 h即可制备具有15万个点的微阵列,且点间距离的相对偏差W≤10%、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CV=3.30%,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远高于国家标准.此外,该芯片具备高灵敏度、可寻址的高通量生物分析能力,对核酸靶标的检测限可达100 pmol/L.随着多种探针技术的发展,生物检测微阵列技术在高通量生物分析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4.
For efficient and quantitative DNA detection, fluorescence staining is the most often explored approach, which relies on non-covalent binding of dyes with double stranded DNA (dsDNA). Ethidium bromide (EB) is the most classic DNA stain, but suffers from its high carcinogenicity. A series of less toxic alternatives were developed, many of which contain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benzothiazole ring.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DNA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not illustrated. Herein, five benzothiazole dyes, namely thiazole orange, SYBR Green I, PicoGreen, SYBR Safe, and thioflavine-T, were compared for DNA detection through direct fluorescence and gel electrophoresi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t turned out that SYBR Green I is currently the best choice for DNA detection. The results in this work may be useful for future DNA-staining dye developments.  相似文献   
85.
针对大学化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基地与高校的协同管理机制,实践教学基地软硬条件建设和资源配置及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连贯性等问题,在OBE理论指导下,探究分类考核机制,在实证中构建分层次考评模型及考评指标,并建立适合于农林高校的化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分类考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6.
直接电离质谱系统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用于爆炸物、毒品、食品添加剂等的检测。然而,直接电离质谱系统中质谱信号波动大且同一浓度样品峰强呈现对数正态分布,严重影响了检出限附近低浓度样品的检测准确性。该研究将乙酰水杨酸(115个样品)作为爆炸物模拟物,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与质谱系统,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直接电离质谱数据预处理和分类算法,以提高低浓度样品的检测准确率。对两种浓度为1 ng/mL的常见爆炸物样本(三硝基甲苯和硝酸铵分别为110、90个)及空白对照样本(366个)开展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离子流方法和高斯混合模型方法相比,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可将F_score从0.74、0.89提升至0.96,显著提高了检测准确率,且单个样本数据分析时间远少于0.1 s,满足实时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87.
邹丹青  王琮  肖斐  魏宇琛  耿林  王磊 《化学进展》2021,33(11):2056-2068
Janus 粒子,也称为阴阳结构粒子或两面性非对称粒子,是指表面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组成或性质的不对称粒子。目前,Janus 粒子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已经逐渐成为生物医药、催化、材料以及防污等领域中的新型功能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Janus材料亦因其特殊的光学、磁学及电学性能,为提高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Janus材料在环境检测方面的特点、优势和相关应用。最后,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的研究经验以及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对本领域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对本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8.
赵丹  王昌涛  苏磊  张学记 《化学进展》2021,33(9):1482-1495
病原菌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对病原菌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检测是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传统检测病原菌的方法存在耗时长和操作繁琐等缺点。荧光纳米材料具有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为应用其构造传感器用于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对近年来常见荧光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量子点、金属纳米簇、碳纳米材料、上转换纳米粒子和荧光硅纳米颗粒,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着重将不同类别荧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和检测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纳米材料的生物修饰是实现病原菌特异性识别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抗体、适配体、噬菌体和抗生素等病原菌识别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纳米材料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不同荧光纳米材料在检测病原菌中具有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未来的应用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张晗  丁家旺  秦伟 《化学进展》2021,33(10):1756-1765
多肽具有分子量小、易于合成、生物兼容性好、稳定性高及序列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识别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电化学分析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设备简单、检测范围广且易于操作。本文介绍了基于多肽识别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包括多肽的修饰与固定化、多肽与待测物的识别及检测原理;综述了近五年多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小分子、蛋白质、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展望了肽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爆炸恐怖袭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常,爆炸物分为制式爆炸物和非制式爆炸物两类。其中,过氧化物类爆炸物(PBEs)由于具有原料易得、容易合成且爆炸威力巨大等特点,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由于H2O2不仅是制备PBEs的前驱体,而且还是PBEs的分解产物,目前常通过检测H2O2实现间接检测PBEs。此外,H2O2和燃料混合也是威力巨大的爆炸物。因此,爆炸物原料H2O2的检测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比色和荧光检测方法因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视化、操作简单和便于现场检测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主要综述了H2O2的比色和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